学校首页| 信息门户

学工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生工作 -> 学工动态 -> 正文

七彩筑梦 乡伴童行:长沙学院学子赴月英村开展社会实践

发布日期:2025-09-17

为响应团中央、团省委关于面向留守儿童开展“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的号召,7月14日,长沙学院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七彩筑梦,乡伴童行”实践团走进洞口县高沙镇月英村,开展为期一周的社会实践活动。团队以“七彩课堂+志愿服务+实践调研”的模式,为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赋能,用实际行动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七彩课堂:多维融趣助力成长

为了增强趣味性和吸引力,团队创新打造“七彩课堂”体系,将色彩巧妙融入课堂设计。围绕“中国红——思想引领、智慧橙——文明生活、活力黄——文化传承、青春绿——艺术素养、奋发青——快乐学习、成长蓝——科技创新、希望紫——身心成长”七大主题,面向当地留守儿童开设课程,为乡村校园注入七彩活力。在“智慧橙——文明生活”的课堂里,团队成员黄星雨巧妙地将动画角色融入防溺水安全教育,通过角色扮演、趣味游戏,孩子们掌握了溺水时的正确应对方法。当问道“遇到自己或他人落水的情况应该怎么做?”,一只只小手争先举起,抢着回答:“要像树叶一样漂在水上!”“要寻找工具来帮忙!”在寓教于乐的欢快氛围里,将安全知识的种子悄然埋在孩子们的心中。

志愿服务:温暖陪伴照亮童心

来上课的孩子当中,有一位名叫袁阳的小姑娘,她告诉团队成员,家里还有个生病的妹妹,因身患疾病无法行走,但她也十分渴望参与上课。于是实践团决定,将“七彩课堂”搬到她的家中。

这个因病行动不便、性格内向的小女孩,起初只是安静地望着这些陌生的哥哥姐姐们。大家并未因为思婷的沉默而气馁,拿出为她准备的彩笔和绘本,像呵护娇嫩的小花般,轻声细语地陪她画画、讲故事,一点一点地将她心里的阴霾拂去。临别之际,思婷主动拉起队员周凌洁的手说:“姐姐,我们能拍张合照嘛?”,周凌洁说:“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心都‘融化’了。”

课堂之外,实践团组建的这支“暖心小分队”,已连续三天穿梭在月英村的乡间小道上。哥哥姐姐们的身影宛如一束束温暖的光,成为了袁思婷最期待的风景。

实践调研:科学普及关爱方法

实践团从村支书处了解到,月英村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年轻人大多外出务工,80%的儿童有留守经历。他表示:“村里很多孩子的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孩子们在情感陪伴和心理疏导上存在一定缺失,部分孩子表现出内向、焦虑等情绪问题。”为全面了解留守儿童心理状态及其面临的困境,团队设计并发放调研问卷百余份,问卷内容涵盖情绪管理、人际交往等多个方面。同时,面向家长群体发放《中小学生心理健康关爱手册》50余份,将科学养育理念送至家庭,为家校协同守护儿童心理健康架设沟通桥梁。“平时除了照顾生活,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和孩子沟通。”调研过程中,一位奶奶表示:“感谢你们的指导,我今后会多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

从七彩课堂的欢乐时光,到志愿服务的温暖瞬间,再到实践调研的深深脚印,长沙学院“七彩筑梦,乡伴童行”实践团用实际行动,为乡村留守儿童的心灵搭建一方充满爱与温暖的天地。“我们留下的不仅是课堂,还有持续陪伴的承诺。”团队指导老师刘芳萍说。接下来,团队将通过“书信结对”“寒假回访”等机制,让关爱延续。这场青春与童心的相遇,不仅是一次实践,更是高校学子服务乡村教育的生动探索——用知识赋能成长,用陪伴点亮希望,在乡村振兴的路上,每个孩子都不能缺席。

一审:刘芳萍

二审:姚玲

三审:全湘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