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常常认为,那些经常把“不想活了”“活着没意思”这样的话挂在嘴边的人,是以自杀来威胁身边的人,他们是不会自杀的。
然而,事实是,四分之三的自杀者事先都曾告诉别人自己自杀的意图,这或出于发泄的目的,或者是一种呼救。
三毛曾在自杀前就流露出这样的信号:假如我选择自己结束生命这条路,你们也要想得明白,因为这对于我,将是一种幸福。
若我们能够及时发现这些征兆、线索或呼救信号,并及时干预,往往可以挽救他们的性命。然而,若这些征兆、线索或呼救信号没有被发觉或没有被认识到,那么有效干预的机会将会大大减少。
在此,针对日常中,我们要增加对心理危机的了解,让我们更正确、更客观的了解心理危机者。
观察以下心理危机的九大征兆:六变三托。
六变:包括当事人个性特征或日常生活行为的六种改变状态,每种状态都需要特别关注,并且需要结合其它变化进行综合判断。改变强度越大,异常状态越多,就是已经萌生自杀动机。
三托:包括对于自己生活中的事件的安排。
当事人如果连三托都有了,那就说明他已经从萌生自杀动机进入了临终安排的高危险期。
(一)六变:
1、性情发生巨大改变
例如:外向的人突然变成内向,内向的人突然变成外向。少语的人突然变得多语,多话的人突然沉默寡言。
2、行为发生巨大改变
突然改变了以前有规律的作息习惯或出现持久的反常动作与行为时。例如:旷工、逃学,请病假不上班、不上课,开始酗酒开始注射或服用毒品。
3、消费行为发生巨大改变
突然以各种极端方式进行花钱行为。例如:个体把存款全部提领或乱借钱,把钱胡乱花光或全部捐款给慈善机构,或乱买东西送人等。
4、语言使用发生巨大改变
注意去听高危险群的人,在不同时间对不同人是否都说着相同的话,这些相同的话是否是异常的?下列“语言发生巨大改变”的五点内容,项目愈往下,项目愈多,说的愈多次愈久,自杀的危机愈严重。
4.1突然开始高谈阔论或书写“生命的意义”。
4.2突然开始高谈阔论或书写“死亡的价值、仪式与花费”。
4.3突然开始高谈阔论或书写“自杀的方式”。
4.4突然谈论或书写一些不在他现在生活范畴的情事。
4.5突然谈论或书写“活不下去”、“死了算了”、“我想自杀”、“我会自杀”等语言。
5、罹患身体或精神疾病
以下的征兆,可能会直接引发自杀行为,或引发过激行为而导致自杀行为。
5.1突然得了不治之症。
5.2肢体或颜面或脊椎伤残。
5.3罹患精神疾病久治不愈,或近期刚治愈出院。
5.4罹患重病或慢性疾病不愈。
5.5生存动机缺失,情绪发生异常改变,陷入深度焦虑、忧郁失眠、恐惧恐慌、强迫或狂躁之中。
6、环境发生巨大改变
生活环境的异常变故或称重大创伤事件,直接引爆死亡意念,极易引爆自杀行为。
6.1天灾人祸、家毁人亡。
6.2家庭破裂,妻离子散,财产被骗,破产倒闭等。
6.3发生重大丧失事件,如失恋、失学、大考失败、事业不成等。
6.4家庭或家人或重要他人,发生重大变故或死亡。
(二) 三托:
1、托人:突然向亲友嘱咐、要求或委托,加强对某人的照顾。
2、托事:突然把自己的重大事件,要求或委托代为执行或完成。
3、托物:突然打包身边重要文物、玩物或宠物,要求或委托代为照顾或保管。
当我们发现当事人有以上的那些危险征兆时,请注意及时作以下紧急处理。
1、陪伴
创伤之后,重要的是连接生命中的不同层次,包括身体、家人、其它人。如果家人在身边,那最好的方式是让家人陪伴。
2、请当事人做一份详尽的生活日志
如果愿意的话,请当事人做一份详尽的生活日志,从每一天从早上起来到晚上睡觉,当事人愿意做些什么事情的清单。一定要具体,充满细节,有画面感。
3、帮助当事人建立一个相对安全的生活环境
1.收走房间里可能导致人身伤害的器具和药品。
2.高层住宅可以把外墙一侧的窗门等加上安全锁。
3.当事人的房间不可上锁,保持随时可以关注的安全空间。
4、让当事人知道自己还被别人需要
在我们去考虑自杀或者已经尝试自杀的情况下,我们往往已经逐渐断掉了与世界的各种联系。而在当事人“自愿”并且能力所及的情况下邀请个体去帮助别人,为身边的人做些什么,不管是多么小的事,也非常有用。重要的目的是让当事人与现实生活连接起来,让他知道自己还被别人需要。最终这能够提高个体的价值感,并增强其与世界的联系。
5、第一时间上报学院、学校
如果当事人已经出现以上六变三托等征兆,或者已经出现自杀行为,或者不断出现以下状况时,请在保持陪伴的同时,及时向学院、心理中心或医院寻求帮助,陪同只是禁制当事人自杀的方法,并无法消除或减弱当事人自杀的念头。只要念头在,随时都可能变成行动,所以还要积极就医。
我们需要明白这一点:想自杀的人跟所有人一样,都希望有更好的明天,只不过想自杀的人相信在死后去的地方比在这个世界更容易找到更好的明天。因此,我们要尽我们所能的及时帮助到他们,哪怕只是绵薄之力,也比无动于衷或火上浇油好。
生命没有彩排,活着才是精彩!
无论是你我他,存在心理危机,欢迎咨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0731—84261462)
生环院“生缘绿洲”成长辅导室
心理联络员:陈可人老师
电话:84261390 18674370962
邮箱:2483750488@qq.com
地址:明志楼四楼(T8旁)